>
急診科 創傷為機械因素加于人體所造成的組織或器官的破壞。嚴重創傷可引起全身反應,局部表現有傷區疼痛、腫脹、壓痛;骨折脫位時有畸形及功能障礙。嚴重創傷還可能有致命的大出血、休克、窒息及意識障礙。急救時應先防治休克,保持呼吸道通暢,對傷口包扎止血,并進行傷肢固定,將傷員安全、平穩、迅速地轉送到醫院進一步處理,開放性傷口要及時行清創術。
交通傷占創傷的首要位置?,F代創傷中交通傷以高能創傷(高速行駛所發生的交通傷)為特點,常造成多發傷、多發骨折、脊柱脊髓損傷、臟器損傷、開放傷等嚴重損傷。
隨著高層建筑增多,墜落傷的比重逐漸加大。墜落傷通過著地部位直接摔傷和力的傳導致傷,以脊柱和脊髓損傷、骨盆骨折為主,也可造成多發骨折、顱腦損傷、肝脾破裂。
機械傷以絞傷、擠壓傷為主,常導致單肢體開放性損傷或斷肢、斷指,組織挫傷血管、神經、肌腱損傷和骨折。
傷口深,易出現深部組織損傷,胸腹部銳器傷可導致內臟或大血管損傷,出血多。
常見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壓縮性骨折和髖部骨折。青壯年跌傷也可造成骨折。
一般表現為傷口小,但傷口深,常損傷深部組織、器官,也可表現為穿透傷,入口傷小,出口傷嚴重。
首先要進行急救,再進一步作相應的處理。
在受傷現場或醫院,急救的首要目的都是搶救傷員的生命。應根據創傷的嚴重性及需要決定搶救的先后順序,分別輕重緩急,予以搶救。
第一類為需最優先考慮并立刻搶救的有:呼吸道阻塞引起窒息,心血管損害及嚴重外出血。
第二類為需優先考慮搶救的有:腹腔及腹膜后創傷,顱腦脊髓創傷及廣泛軟組織創傷。
第三類需搶救的有:下泌尿生殖系統創傷,面部創傷,骨折,脫位,周圍血管、神經、肌腱創傷,軟組織創傷。
窒息如不解救可以即刻致死,對有頭面部創傷的傷員要特別注意,可用鼻咽管或氣管內插管維持呼吸道通暢。胸腔開放性或吸氣性傷口應立即封閉,否則也可因嚴重缺氧而死亡。嚴重外出血可用加壓包扎,止血帶或抗休克褲控制。應用止血帶應每隔1小時放松一次,以免因長時期缺血引起組織壞死。傷員因出血而休克,可先輸入平衡液,如林格氏乳酸鹽溶液,以糾正低血容量。骨折或嚴重軟組織創傷應給以固定。經過各種搶救,傷員情況得以轉危為安或保持穩定后再運送。運送過程應注意安全、平衡、迅速。
在醫院內,經過進一步檢查及搶救后,根據不同傷情的輕重,進行相應的治療。
對軟組織的閉合性創傷,宜將受傷肢體抬高、熱敷以利靜脈回流,減輕水腫或疼痛。不伴有內臟和骨關節創傷的軟組織創傷,一般都能順利痊愈。
對于開放性創傷,還必須進行清創術。根據傷口損傷程度、沾染情況及受傷后時間,可以將傷口分為三類進行清創。
清潔、整齊的傷口,要求12小時內清創以后縫合傷口,以達到一期愈合。沾染、不整齊的傷口,傷后時間不長,也要求在清創以后縫合,爭取一期愈合(傷口直接愈合)。若清創離受傷時間較長,則在清創后觀察傷口2~3天,若無感染作延期縫合。污染嚴重,組織破壞廣泛的傷口,在清創以后,暢開傷口引流,使達到二期愈合(從傷口底部及兩側有肉芽形成,終而使傷口愈合)。
對創傷傷員,雖經急救及處理,仍可發生并發癥。最常見的并發癥有傷口感染、休克和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