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圍血管介入 深靜脈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靜脈內凝結,屬于下肢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發生于制動狀態(尤其是骨科大手術)。致病因素有血流緩慢、靜脈壁損傷和高凝狀態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數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發生部位外,大部分會擴散至整個肢體的深靜脈主干,若不能及時診斷和處理,多數會演變為血栓形成后遺癥,長時間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有一些病人可能并發肺栓塞,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
所謂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指靜脈管腔內由于各種原因形成血凝塊。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典型臨床表現往往是單側下肢(左下肢多見)出現腫脹、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沒有明顯癥狀,這是靜脈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靜脈血栓栓塞癥(VTE)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疾病。臨床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癥。肺血栓栓塞癥系指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即通常所稱肺栓塞。二者是同一疾病病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靜脈血栓栓塞癥的發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3位。有數據顯示,10%的醫院死亡是由靜脈血栓栓塞癥導致的。在歐州,每年有超過50萬人死于靜脈血栓栓塞癥,這個數量超過了AIDS、前列腺癌、乳腺癌和高速公路意外事故導致死亡人數的總和。
在第19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 胡大一教授稱,靜脈血栓栓塞癥不僅在西方國家多見,而且在中國及亞洲國家也很常見。相當數量的VTE高?;颊哂捎跊]有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在出院后發展成為靜脈血栓栓塞癥,嚴重時發生猝死。
在第一次患VTE的患者中,50-75%存在明確的危險因素。靜脈血栓栓塞癥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創傷、臥床、腫瘤治療 (激素、化療或放療)、高齡、心臟或呼吸衰竭、腎病綜合征、肥胖、吸煙、靜脈曲張、遺傳性或獲得性血栓形成傾向等,這些危險因素通常合并存在。
事實上,靜脈血栓栓塞癥是可預防的。經過預防,其發病率會大大降低。常見的預防措施比如:在骨科,胸科大手術前常規給予小劑量抗凝藥物;大手術術后患者及時翻身拍背,按摩下肢,小手術患者應當及早下床活動,如遇到突發的單側肢體腫脹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等等。事實上向群眾以及基層醫務人員普及血栓病的相關知識也是至關重要的。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