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科(東區、西區)
慢性腹瀉是一種常見臨床癥狀,并非一種疾病。是指病程在兩個月以上的腹瀉或間歇期在2~4周內的復發性腹瀉。病因較為復雜,病程遷延。根據病因不同,臨床癥狀多樣化,治療原則各異。
1)糖尿病腹瀉與胃腸道植物神經病變有關。
2)甲狀腺機能亢進癥由于腸道蠕動快,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現大便頻繁甚至腹瀉,大便一般呈糊狀,含較多未消化食物。
3)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
4)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貝赫切特綜合征等。
1)肝炎、肝硬化、肝癌。
2)慢性胰腺炎、胰腺癌。
3)膽囊切除術后。
1)胃腸道腫瘤
2)炎癥性腸病
3)功能性腸易激綜合征、功能性腹瀉。
4)感染性腸結核、阿米巴腸病、慢性菌痢、真菌感染。
5)藥源性多種藥物或藥物間相互作用可以引發慢性腹瀉。
大便次數增多,便稀或不成形,有時伴黏液、膿血。小腸病變引起腹瀉的特點是腹部不適,多位于臍周,并于餐后或便前加劇,無里急后重,大便量多,色淺,次數可多可少;結腸病變引起腹瀉的特點是腹部不適,位于腹部兩側或下腹,常于便后緩解或減輕,排便次數多且急,糞便量少,常含有血及黏液;直腸病變引起者常伴有里急后重。因導致腹瀉的病因不同,伴隨癥狀各異,例如發熱、消瘦、腹部包塊等。
血尿便常規、糞隱血、原蟲、蟲卵、脂肪滴;血沉、血生化(肝腎功能、血糖、水電解質);胃腸道激素測定等。
包括腹部超聲、X線、鋇餐造影、鋇劑灌腸;腹部CT/MRI;仿真小腸CT/MRI;胃鏡、小腸鏡、結腸鏡(黏膜活組織檢查);膠囊內鏡。
慢性腹瀉的診斷主要是原發?。ú∫颍┰\斷,主要依靠病史、體征以及上述檢查所見,綜合分析做出診斷。
1)病因治療針對不同病因腹瀉采取相應治療。
2)對癥治療腹瀉嚴重者可視病因給予止瀉藥物。
3)解痙止痛藥
根據病因選擇相應的飲食。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