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一科(骨傷科東區、西區)
多見于青壯年。多由強大的直接或間接暴力引起。表現特點:1;畸形:上1/3骨折,近折端屈曲、外旋、外展,遠折端向上、向后、向內移位;中1/3骨折,骨折端移位視暴力方向而異;下1/3骨折,遠折端向后移位,近折端內收向前移位,可合并股動脈或坐骨神經損傷。2。出血量可達500-1000毫升,容易發生休克。
常見,以青壯年和兒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以脛骨前內側緊貼皮膚,易形成開放性骨折。表現特點:有反?;顒雍突?。并發癥:1。脛骨上1/3骨折,下骨折端向上移位,可壓迫股動脈,可造成小腿缺血或壞疽;中1/3骨折,可致骨筋膜室綜合征;下1/3骨折,血運差,可發生骨折延遲愈合,甚至不愈合。2。腓骨頸骨折,可合并腓總神經損傷。
常見于5-12歲小兒。伸直型多見,多由跌倒時,手掌著地,暴力向上傳導引起。表現特點:肘部畸形,肘后三角關系正常;可合并正中、橈或尺神經損傷;肱動脈損傷或受壓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現劇痛、蒼白、發涼、麻木、被動伸指疼痛及橈動脈搏動消失,如不及時處理,以后出現缺血性肌痙攣。
較多見,青少年占多數。因致傷暴力不同,使兩骨骨折線平面和畸形程度有所差異。表現特點:以旋轉活動障礙明顯,有畸形、骨擦音及反?;顒?;可合并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
是指發生在橈骨下端3厘米以內的伸直型骨折,見于中老年有辜質疏松者。由于跌倒時前臂旋前,腕關節背伸,手掌著地,暴力向上傳導引起。表現特點:典型的Colles骨折,骨折遠端向背側、橈側移位,側面觀呈“餐叉”樣畸形,正面觀呈“槍刺刀”畸形。
常發生于老年人,以女性為多。由于跌倒時下肢遭受扭轉暴力引起。頭下型和經頸型,由于股骨頭的血液循環大多中斷。易出現骨折不愈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基底型,因骨折端血運良好,骨折較易愈合。表現特點:患肢有縮短、外旋,大轉子明顯突出,患髖壓痛,軸位扣擊時有震痛,但嵌插骨折病人仍能行走。病人年齡較大,臥床時間較長,容易出現褥瘡、墜積性肺炎及泌尿系病人等并發癥。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