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在新鄭市中醫院給小孩兒做過康復的家長幾乎都知道,中醫院兒童康復科有一項特殊的治療手段,叫“封針”療法。
治療的時候,常常是兩、三個大人摁住一個幾歲的小孩兒,任憑孩子哭爹喊娘,也要讓醫生把一根接一根的鋼針如數扎完才肯罷休。因此,只要是經歷過“封針”治療的,無論是孩子還是家長,個個印象深刻。
為什么這種兒童抗拒、旁觀者揪心、看上去一點兒也不“人道”的“殘忍”治療,卻有那么多的家長非給孩子做呢?
這是因為封針有其獨特的治療效果,能夠顯著的加速孩子康復的進程,可謂“忍得一時之痛,免得百日之憂”??!
首先,我們聊了解一下什么是封針:
封針又稱水針注射療法,是現代西醫學所常用的藥物注射法與中國傳統醫學的經絡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它是在中醫整體觀念和辨證施治理論指導下,合理選擇某些供注射用的藥液,注入經絡、腧穴、阿是穴或皮下陽性反應物、血管甚至臟器內,將針刺技法、穴位、藥物三者有機結合,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全新療法。其中,以中醫經絡穴位為依據進行藥物注射,通常稱為“穴位注射療法”。
1.興奮大腦皮層細胞。2.促進血液循環。3.促進病灶吸收。4.提高軟組織代償能力,糾正異常姿勢。 5.雙向改善肌張力,提高肌力。6.提高智力。7.改善聽力、視力。
水針注射療法作用于機體,可以引起諸多生理功能、生物過程和形態學上的改變。封針效應是一種復合性的外治和內治相結合綜合效應,其最初為機械刺激,通過神經系統產生生物、物理效應,后由藥物通過經絡和體液系統產生藥理化學效應,最后由損傷的后續作用通過神經-體液系統產生生物化學效應。
由此形成短期速效、中期續效和長期后續三種治療效應,共同作用于機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目前新鄭市中醫院兒童康復科還采用各種中藥封針,比如:黃芪注射液和丹參注射液等。
黃芪——補氣固表,提高肌力,防止反復感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廣泛抗菌作用;增強機體耐缺氧及應激能力,促進機體代謝和改善新功能;增強體力,增強抵抗力;能夠更好的避免藥物毒性,預防肝損害。
丹參——活血,改善腦部血液循環及營養供應,促進腦部營養供給,更好的與營養神經藥物聯合應用,促進營養神經藥物更好的吸收,改善肌張力高的患兒的局部肌張力。
案例:
一、患兒女,四個月,來院時反應遲、四肢肌張力高、棒狀拉起、頭后仰、坐位后仰、拇指內收、尖足、Vojta七項姿勢反射均異常,系重度腦損傷,康復分院時建衛院長建議盡快做封針治療,家屬表示愿意配合治療。
封針治療三個療程后,患兒肌張力恢復正常,運動發育基本達到同齡嬰兒水平,但殘存異常姿勢,繼續給予封針治療兩個療程,以鞏固療效、糾正異常姿勢,目前患兒康復出院。
二、患兒男,三歲,來院時反應遲、發音少、言語不清、多動、注意力差、脾氣暴躁、易激惹、與人交流差、不與人對視,時建衛院長查看病人后診斷為“智力低下、言語發育遲緩、孤獨癥”,建議其盡快行封針治療。三個療程后,孩子病情明顯好轉,反應加快,言語增多,注意力增強,與人交流情況改善,繼續給予封針治療三療程后康復出院。
新鄭市中醫院康復分院時建衛院長提醒大家:“封針”治療并不可怕,給孩子留下殘疾才可怕。家長遇到“小兒腦損傷、孤獨癥、不會說話”不要著急,只要選對方法、盡早治療,就有恢復正常的希望!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