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小強”,您是不是腦海里直接蹦出周星馳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里的小強(蟑螂),哈哈!!!那您就錯了,在這里,我說的“小強”---是在我們科住院的阿姨,一位年齡52歲的“宮頸癌IIa”期患者,她在經歷了新輔助化療、宮頸癌手術、術后第5次化療后,仍在我們科進行著第6次化療。阿姨每次都是笑臉迎人,堅強面對每一次化療,被科里的姐妹們親切的稱為“小強”阿姨。
(圖為網絡用圖)
異常出血,老院長慧眼識“瘤”辨究竟
2016年9月的一天,新鄭市中醫院婦產分院院長張煥芹像往常一樣在門診忙碌著,進來一位穿著樸實的阿姨,向張院長講述:自己姓林,家住在具茨山腳下的村莊,本已絕經5年,一月前不知道咋回事,又出現陰道不規則流血現象,時多時少、淋漓不斷。張院長聽著講述,心里升起了層層云霧,覺得這是農村婦女經常提到的“倒開花”,需排除惡性腫瘤的可能,尤其是“宮頸癌”,立即給林阿姨做了婦科檢查,見宮頸口菜花狀贅生物5×7cm,有30+年臨床經驗的張院長馬上考慮到“宮頸癌”,為進一步明確診斷,盡快幫助阿姨治療,張院長立刻為患者行“宮頸組織活檢”并送病理檢查、收住院。
成功手術,省市專家齊心合力保平安
入院后,經過捱心等待,病理回示:“宮頸癌”。結合各項檢查結果,張院長即時與省婦幼保健院朱全道教授取得聯系,進行遠程會診,明確診斷與治療方案:考慮其宮頸癌病灶較大,不利于手術,采取與國際接軌的新輔助化療——經典方案“紫杉醇+卡鉑”,進行預處理先化療1療程后再行手術治療、術后繼續全程化療。
為確保病人的安危及手術成功率,張院長組織醫院婦科、麻醉科、內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會診,從對病人的術前討論,到術中的器械、麻醉,再到術后的監護措施和全程的心理疏導,都進行了周密、細致、充分的準備。 一切準備就緒,由張煥芹院長親自操刀行腹式宮頸癌根治術,手術順利完成,時間比預期縮短了近1個小時,出血量也很少。
弘揚國粹,中西醫結合促康復
考慮到林阿姨手術創面較大,且術后多次化療,易出現術后切口疼痛、愈合不良及肛門排氣晚、惡心嘔吐、化療副反應等副作用,張院長每天查房,結合我院“中醫特色”,給予其中醫穴位針灸止痛(以促進肛門排氣)、中藥穴位貼敷(以預防和減輕病人惡心、嘔吐等情況),與此同時,張院長還通過“望聞問切”的手段,觀察病人舌苔、脈象等,對其采取中藥口服、泡腳、中藥外敷切口等措施,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并取得良好效果。
林阿姨患病至今,已在我科住院化療7次,每次笑呵呵來、笑呵呵走,科室的每位醫生、護士都與她熟識無比,被她的“堅韌、樂觀”精神所打動,并給她起了個綽號“小強”。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