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某全,53歲,新鄭市城關鎮人,平素體健,唯有血壓偏高,約有十年歷史。但在2016年8月單位體檢時,趙某全卻被查出肝血管瘤,并在進一步的檢查中得到確診。
肝血管瘤為臨床中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因其癥狀不明顯,病人往往不易自覺,只有在瘤體較大或位置特殊時才會感覺不適,表現為:腹部隱隱作痛、餐后飽脹、消化不良等。但如果腫瘤意外出血,同樣會危及病人生命。
如果瘤體較小、生長較慢,醫生可能會建議病人置之不理。但影像資料顯示,趙某全肝臟上的這個血管瘤接近7厘米,為了安全起見,還是需要積極治療。
但傳統的外科手術風險大、恢復慢,趙某全一直猶豫不決。經過近一個月的斟酌對比,他最終選擇了風險低、創傷小、幾乎不影響肝功能的微創介入療法。
2016年9月,趙某全來到了新鄭市中醫院微創醫學科門診。在研究了趙某全的病史并完善了相關檢查后,新鄭知名微創介入專家、微創醫學科主任賀海潮認為:趙某全的身體狀況完全符合做介入手術的條件,可以進行介入治療。
在與趙某全及其家屬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后,賀海潮擬定了詳細的手術計劃,并安排科室進行了充分的術前準備。
2016年9月19日下午3時,趙某全在微創醫學科接受了“超選擇肝動脈造影術+硬化栓塞術”。
一說起手術,都覺得挺嚇人,皮開肉綻、血里呼啦的,但是介入手術愣是沒有一點手術樣兒,有時候切口小到不細看根本找不到。這個手術就是如此,病人的皮膚上只留下一個針孔。
造影加栓塞,一共耗時1小時20分鐘,過程順利。
術后,主管醫生按照既定的診療計劃給予趙某全抗感染、護肝等治療,并密切關注其身體狀況,以及時給予對癥處理。
每次查房的時候,賀海潮主任都會詳細詢問查看趙某全的情況,囑咐他注意休息,避免著涼,保持大小便通暢。
2016年9月23日下午2點30分,在CT設備的引導下,醫生為局部麻醉下的趙某全實施了“經皮肝血管瘤穿刺硬化術”,這次是一個更細小的針眼兒。約一個半小時的時間,手術完成。
術后,醫生給予趙某全消炎、保肝、清熱利膽等治療。兩天后,趙某全病情平穩,辦理了出院手續。出院前,賀海潮特別囑咐他要定期復查、適當運動、注意休息和飲食,如有不適隨時就診。
2017年3月25日,趙某全出院半年后來院進行復查,他驚奇地發現自己肝臟上的腫瘤竟然已完全消失了。
很多人不了解微創介入,但這種神奇的技術卻是真的存在。我們只看見細細的導管、導絲在醫生手中緩緩前進,如同古代小說里的“懸絲診脈”,卻不料就在這不聲不響之間,病人的病已被治住了一大半兒。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