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見蔡桓公》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居十日,扁鵲復見,曰:‘君之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负畈粦??!北怡o說,蔡桓公的病在肌肉里,如果不醫治的話可能會更加嚴重,蔡桓公不聽,結果二十五天后,蔡桓公一命嗚呼。
蔡桓公從發病到死亡不過一個多月,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呢?這個問題還真有不少人在研究、質疑,不過從古到今,學者們議論紛紛,各執一詞,并沒有達成共識。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病人,雖然也是“病在肌膚”,卻真的要面臨截肢,甚至是死亡的威脅。
李某,男,現年71歲,新鄭人。15年前,李某因多飲、多食、多尿到當地衛生院就診,被查出Ⅱ型糖尿病。治療一段時間后,李某就沒有再把疾病當回事兒,既不按時用藥,也不積極控制血糖,完全放任自流。
2013年,李某開始頻繁出現左腿疼痛,但直到2016年,因左腿疼痛加重、明顯紅腫,才前往新鄭某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急性深部組織感染、左下肢氣性壞疽”,醫生建議其到上級醫院治療。
在鄭州某三甲醫院,李某被告知必須截掉整條左腿,并長期住院治療,治療費用約在二、三十萬。
不僅高昂的花費讓家屬望而卻步,而且截肢也是他們一時不能接受的。于是,家人帶著李某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尋求名醫,希望還有其它的辦法。然而,他們咨詢了多家醫院后,得到了幾乎一樣的答案。
2016年9月,李某回到新鄭,抱著一絲希望來到新鄭市中醫院普外科。在普外科西區,經過高文彥、鄧麗華、李獻宏等多名外科專家的仔細檢查,確定李某得的是“壞死性筋膜炎”,壞死部位在左臀部及左下肢。此疾病罕見、兇險,隨時有可能患膿毒敗血癥危及生命。
手術非做不可,但手術對李某來說也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與正常人不同的是,糖尿病人身上的傷口愈合十分緩慢,對術后的康復極其不利。
在充分評估了手術風險后,普外科西區制定了詳細的手術方案,通過兩次復雜的手術,醫生清除了李某肢體上的壞死筋膜,在他的腿上,流下了一些引流用的橡膠管子。
術后每次給傷口換藥,普外科西區副主任鄧麗華都親自操作,她忍著刺鼻的惡臭,給李某清洗、敷藥,往往換一次藥要花費一個小時。
壞死組織被清除后,新鮮的肌肉組織在一天天生長,不久后,引流管被去除,手術切口開始慢慢愈合。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李某不斷終于脫離了危險,而且成功保住了左腿,預計兩個月后,他的腿病就可以完全康復了。
Copyright ? 2015 新鄭市中醫院
本站文字及圖片內容版權歸新鄭市中醫院,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